香港特区廉政公署(廉署)5月16日举行记者会通报,廉署在15日进行的执法行动中,成功瓦解一个非法外围赌博“打假球”贪污集团,拘捕23人。中国香港足球总会(足总)主席贝钧奇接受采访时表示,足总对于“打假球”是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直希望“斩草除根”。
廉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卓智欣表示,是次执法行动是廉署近年来最大宗非法外围赌博“打假球”案,行动共拘捕23人,年龄介乎25至36岁,包括贪污集团主脑及骨干成员,以及一支香港甲组足球队内的1名教练及11名球员。
卓智欣表示,涉案的贪污集团在香港甲组足球联赛2022年至2023年赛季,贿赂该球队集体作假,每场每名参与“打假球”的球员可按其表现获取9000港元至10000港元报酬不等。涉案集团成员则会在场外以暗号或夸张身体语言,指示球员操控球赛。
廉署执行处总调查主任梁颖行指出,经调查,涉案球员会在比赛期间出现刻意失误和消极比赛的情况,有关球队在香港甲组联赛2022年至2023年赛季的26场比赛中,录得18场输球或和局,廉署正在调查涉及做假的场数及案件涉及的贿款总额。
廉署表示,此次行动源于一项针对个别球员的投诉调查,经调查后发现有关涉事球队有一半球员参与“打假球”事件,廉署为此感到震惊,下一步会继续调查之前的赛季是否有“打假球”情况。
足总表示,非常关注案件,并正在了解有关详情。足总主席贝钧奇接受采访时表示,足总对于“打假球”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直希望“斩草除根”。但以往的案件中,只有个别球员入罪,至于幕后主脑和策划者就未能揪出,幕后主脑因此得以继续利诱球员。他认为,“打假球”事件与球员薪酬低并无直接关系,因香港甲、乙、丙组联赛的球员属业余性质,他们本身有自己的正职,参与球赛之前也明白不会有高薪酬,因此他认为只是部分球员贪图利益,做出不法勾当。
据了解,今次涉案的球会是香港愉园体育会(愉园)。这家体育会创立于1950年,是香港一家老牌球会,但近年屡屡卷入负面新闻。
2010年5月,廉署以涉嫌打假球拘捕5名足球运动员,其中球员于洋在庭上承认行贿罪名,被判囚10个月。愉园在同一个球季护级失败,创会以来首次降班乙组。
2014年1月,在愉园对阵香港晨曦体育会的香港甲组赛事结束后,廉署在球场展开执法行动,带走6名愉园球员,包括巢鹏飞、刘嘉城、宾曹、保素域斯、沙沙麦斯、助教兼球员樊伟军,另有一名行政主任兼副领队梁倬轩及一名赞助商代表。其后,廉署以涉嫌打假球正式拘捕愉园6名球员,包括巢鹏飞、刘嘉城、宾曹、保素域斯、沙沙麦斯、助教兼球员樊伟军,行政主任梁倬轩及一名赞助商代表。经足总专责委员会调查后,取消愉园在2013年至2014年度赛季的参赛资格。
时至今日,对于愉园这一支“有前科”的球队再次涉案,本身是愉园体育会会长的贝钧奇强调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并支持健康足球。针对是次风波,贝钧奇在接受采访时说,“擒贼先擒王,‘斩草除根’最重要,如果不把坏的部分连根拔起,就永远都会有隐患。”